1 月 25 日,赛力斯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在 2023 年赛力斯依旧是亏损。然而十分神奇的是,赛力斯当日股价经历一小段波动之后,开始不断攀升,最后以 4.8% 的增幅收盘。
亏损,股价又上涨,矛盾之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与华为合作,究竟是必赚的项目,还是亏本买卖?
营收增长,亏损收窄
虽然问界 M5 早在 2022 年初就上市,但赛力斯和华为的深度合作,表现在 2023 年下半年——新款 M7 降价上市,大型旗舰车型 M9 袭来,将问界品牌的声量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数据上显示,问界 M7 的月销已然超过了理想 L7、理想 L8,开始接手统治 30 万级的增程式 SUV 市场。在 M9 产能释放和陆续交付之后,新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问界或许将彻底笑傲群雄。
面对如此的热度,赛力斯却是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一时间惹得大家议论纷纷。事实上,虽然 2023 年赛力斯依旧亏损,但公告显示,其营业收入预计达到 355 亿元到 365 亿元之间,同比增长 4.09% 到 7.02% 之间;净利润则预计达到 -27 亿元到 -21 亿元之间,而在 2022 年,其净利润为 -38.32 亿元。
也就是说,赛力斯的营业收入不仅增长,亏损也在不断收窄。故而,业绩预亏公告发出来当天股价上涨,理所当然。
第四季度或止亏,即将赚疯?
问界的爆发节点是在 2023 年 9 月份新款 M7 上市之后,真正开始有赚钱的苗头的,是 2023 年第四季度开始。
根据赛力斯的财报显示,2023 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 166.8 亿元,结合 2023 业绩预亏公告来看,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在 200 亿元左右。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季度的营收超过了三个季度的总和。
另一方面,赛力斯 2023 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 -22.94 亿元,结合 2023 业绩预亏公告来看,第四季度的净利润 2 亿元到 -4 亿元之间。相比过去一个季度动辄亏 7、8 亿元,第四季度已经开始露出止亏的迹象,且有望实现 2 亿的净利润,按照问界旗下车型交付不断加快的情况,完全的扭亏为盈是指日可待。
如此看来,与华为合作的结果,只有好没有坏。要知道的是,赛力斯的前身东风小康,基本属于即将被市场淘汰的车企,就是单纯因为有生产资质,与华为开展智选车合作,从而实现 " 咸鱼翻身 "。股价是最好的体现,赛力斯股价一度在 10 元以下,但与华为合作之后摇身一变成为 " 妖股 ",股价一度逼近 100 元。
不是亏本买卖,也让人犹豫不决
前段时间,长安与华为签署合作备忘录,准备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上展开合作,成立新公司。消息一出,赛力斯股价下跌。
很多人认为,在华为不断与其他车企合作之后,赛力斯的地位将被动摇,甚至沦为弃子。然而,从合作的模式来看,问界目前已经被归入鸿蒙智行的行列之中,未来将与智界以及其它两个尚未正式命名的 " 界 ",形成 " 四界 " 组合。
但又有另外一个奇怪的事发生了。虽然界字辈应该是车企与华为合作最深度的模式,可是奇瑞显然没有像赛力斯那般 " 尽心尽力 ",在与华为合作打造出智界 S7 之余,自家也在快马加鞭,推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车,甚至是与智界 S7 同级别的车型,完全没有避讳 " 内部竞争 "。
从长远来说,以华为的影响力,让一家亏损的车企实现盈利,或者让一家盈利的车企更加赚得盆满钵满,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车企都如赛力斯那般——活着,便足够。
赛力斯让华为操控着 " 灵魂 ",自己躺着就能赚大钱;而有的车企始终不认为只是把钱赚了,就能高枕无忧,他们思考的不是赚或不赚,亏与不亏,更多的是 " 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