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降息、降准等大招的刺激下,股市开启大反攻!
告别 2700 点守卫战,重新站上 2900 点。
但回想去年,股民还是不容易的。
那,证券公司们呢?
最近,券商们陆续公布了 2023 年的业绩预告。
你猜怎么着?!
超过 7 成的券商,业绩都超好的 ...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看,已经公布 2023 年度业绩预告的 23 家券商中:
14 家净利润正向增长;
2 家扭亏为盈,1 家亏损幅度收窄;
只有 6 家净利润同比下跌…
一句话总结,股市不咋地,但券商都没少赚!
当然,也有没那么赚钱的。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就不幸加入了净利润下跌的券商行列——好在,跌得并不算多,-7.65%。
和 TA 同病相怜的,是东莞证券、五矿证券、国投证券、中航证券和麦高证券(原网信证券)。
但总体来看,券商整体的业绩还是可以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股民都过得惨兮兮,券商却还能旱涝保收,净利润大涨呢?
答案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前一年,也就是 2022 年,券商的整体业绩是下滑的,基数比较低。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2 年,全行业 140 家证券公司营收和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1.02%、25.11%。
换句话来说就是,2022 年的业绩实在太惨了,所以反衬得 2023 年好像没有那么惨。
当然,大家对于 " 惨 " 的定义可能不太相同。
股民感受可能是:"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
其次,要知道券商为什么能在股民都亏钱的情况下赚钱,就先要了解,券商们都是靠哪些方式在赚钱。
最核心的,当然还是经纪业务,也就是大家股票账户交易时,券商平台收取的佣金。
最近这两年,股市行情不佳,羊毛出在羊身上,券商的经纪业务普遍表现欠佳。
其次是投行业务,也就是股票和债券的保荐和承销业务。
2023 年全市场的 IPO 规模和单数都是下降的,再融资规模也在继续收缩,大部分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自然也是收缩的。
比方说上面提到的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显然就大受影响。
然后是资本中介业务和资管业务,也就是两融、基金投顾、代客理财等业务。
这两项业务整体看起来较 2022 年有所回暖,但同样受到基数低因素的影响,占比也不算太大。
最后是自营业务,也就是证券公司用自己的钱买卖股票,这个就是值得重点说下。
在大家都亏得很惨的 2022 年,证券公司自己炒股也很难。
据统计,2022 年券商经纪、经纪、投行、自营和资管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15.77%、-5.8%、-57.12% 和 -14.76%,自营业务表现不佳是致使 2022 年证券行业盈利大幅下滑的核心因素。
但到了 2023 年,情况变了。
自营业务摇身一变,成了券商们集体的增长 " 引擎 "。
包括红塔证券、西南证券、国盛证券等多家券商在解释业绩增长原因时,都提到了自营投资收益的 " 助力 "。
那么问题来了,在股市整体下跌的背景下,券商们是怎么实现自营投资收益大增的呢?
券商们给出的答案是: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范围、严管风险等。
就,好像很难抄作业?!
除了以上,猫姐猜测,券商们的业绩能较 2022 年大幅好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许是降薪。
还记得 2022 年频繁曝出的券商业炫富新闻吗?!某券商非银首席分析师小红书上晒工资 " 年收入 224 万 "、中金公司 90 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 8 万等。
在那之后,金融业 " 限薪令 " 如约而至。
2023 年,券商业也降薪传闻四起。
但具体降没降,可能要等 4 月份券商完整业绩出炉,我们才能知道确切答案。
到时,猫姐也会详细解读,记得关注。
2023 年,你炒股赚钱了吗?
你怎么看券商的这份业绩预告?评论区聊聊吧!
————
—— 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