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14年前网络天才发明“熊猫烧香”病毒,获4年有期徒刑,后来如何“潘金莲”扮演者因戏生情,与武松在一起,今53岁却过成这样!
2024-06-02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程序员这一工作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程序员的工作还是充满了神秘感的。他们游走在代码的世界里,编写出一个个程序,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

可以说,他们是网络世界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有些人也会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做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14年前制作了影响巨大的“熊猫烧香”病毒的李俊就是其中一位,而今他的悲惨境地让人不禁想到作家柳青曾经写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不爱学习爱电脑

李俊出生在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小时候的他像许多同龄男孩子一样淘气,但是一提到学习就兴趣索然。不喜欢学习的他却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非常有耐心,对新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初中毕业的李俊没有考上高中,最终进入了中专。

中专时期的李俊接触到了电脑,那是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互联网的起步阶段,人们对电脑也并不是很熟悉。在学习了相关课程之后,李俊发现自己对电脑的兴趣越来越大,不是沉迷电脑游戏,而是沉迷于操纵电脑的“技术”。

强烈的兴趣驱使李俊自学了代码编程,在此期间他还用自学的技术成功优化了一些计算机的性能,这让李俊感到很开心。然而,自认为在电脑技术方面能力出众的李俊却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原来,在自学优化技术的同时,李俊也接触到了“破坏性程序代码”。碰巧,李俊看到了别人的病毒代码。他发现代码对文件有很强的破坏力。出于好奇,李俊开始给这个代码添加补充,最终产生了后来被广泛传播的病毒“熊猫烧香”。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俊也算是一个网络天才。

在制造了“熊猫烧香”病毒之后,李俊并没有意识到事情已经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反而想到利用这个病毒来获利,把他的病毒卖给其他人来赚钱。

于是,“熊猫烧香”病毒出现在了成千上万台电脑上,许多公司的内部网络遭到入侵,大量数据受到影响和破坏。人们纷纷报案,警察开始对此事进行调查,最终以网络犯罪的名义逮捕了李俊。李俊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

不知悔改再触法律

“熊猫烧香”病毒让李俊备受关注。他被释放的时候,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位制作出“病毒之王”的网络天才重获自由,会不会引起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竞相争夺?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之快早已经超出了李俊的想象。经过了牢狱生活,李俊在专业技术方面也明显落后许多。

事实上当年制造出“熊猫烧香”病毒也并不代表李俊的技术有多么好,当一些互联网公司在跟他接触之后,都认为李俊的水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加上他有过入狱的经历,许多公司都不愿意接受他。无处可去的李俊彻底成了无业游民。牢狱之灾并没有真正让他深刻反思自己,他反而在经历了一系列碰壁之后重操旧业,利用网络技术组织赌博非法牟利。

2013年,再次触犯法律的李俊再度被警方逮捕,又一次锒铛入狱。而今的李俊再无人问津。因为没有哪个公司愿意接纳一个行为品质有问题的人。

境遇惨淡令人唏嘘

李俊的故事最终被他自己画上了一个不光彩的句号。他的人生经历也让许多人感慨不已,也让我们从李俊的经历中得到一定的反思和预警。

当初因为制造电脑病毒而入狱的李俊看起来还是一个“偶然犯错”的少年。事实上,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很多造成这种犯错行为的更深层原因。偶然和年轻并不是违反法律的理由,令他触犯法律的也绝非是少年无知这样简单的原因。

究其根源,这与李俊缺少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指导有关。青少年时期的李俊并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对许多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引导。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通病,目前很难完美地解决。好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没有法律观念的约束,当年的李俊并不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违法的坏事。当他制造病毒并将其出售给他人以获取利润时,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邪恶”,而是因为他从未意识到它的坏处。尽管李俊很聪明,但他对大是大非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入狱之后的李俊似乎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犯错的根源。出狱之后的李俊也没有好好珍惜重新获得的自由,或者说他不知道到底如何好好珍惜。

每个人都应该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有所反思和收获,让自己变得更好。然而,李俊并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他缺乏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看法,这从他再次触犯法律的行为就可以看出。

中专时期的李俊在计算机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这也让他非常骄傲,无所顾忌地利用自己的技术制造计算机病毒。然而当他从监狱出来的时候,他发现曾经为之骄傲的计算机技术根本不被人看好。

找工作的屡次碰壁极大地打击了李俊的自信心。这种打击让李俊更加固执地想要证明自己还拥有着优秀的计算机技术。很明显,此时的李俊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心理承受力方面也不是很好。

诚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信,但是不应该是盲目、过分的自信。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能够理性地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对李俊来说,当时的他完全可以选择去找一份其他工作,与网络技术无关的工作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可他却偏偏选择利用自己的技术再次触犯法律,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一个人没有对自己能力的理智认识,没有一个正确的行事观念,即使在某一方面有能力有天分,也依旧无法成功。


10635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