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的匿名区爆料了一则百度的招聘信息,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前来围观。具体内容见下图:
简单来说,百度智能小程序要招聘一位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强、心理强大、爱好广泛、经验丰富、独居且颜值高的产品经理。据脉友介绍,这是百度内网发布的招聘消息,员工的评论一篇好评。
其实,这则招聘信息细看下来,仿佛就是在描述一位百度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状态:压力巨大、加班不断、没有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需求部门对工作的不满,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一股脑全说了,被大boss看到时,说不定还会给该部门的员工加薪呢。
不过,百度这则招聘信息在绝大多数网友眼里都"不正常"。有脉友直言不讳地称:小程序还没起来,就开始这么嘚瑟了;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人才,凭啥还要跑你们厂里受罪;去了就是一个干活儿的机器 ,这种领导能有什么人情味儿,能有什么成长……
甚至连百度员工都在diss:这是故意损坏团队形象;这年头需要脚踏实地的人,这种jd想讨巧一下,觉得自己在找有趣的灵魂,其实很可笑……
当然,也有一些脉友认为该招聘信息写的很棒。在他们看来,百度很坦诚,不像别的企业把岗位需求藏着掖着不直接表明,只有求职者到岗之后才会体会到岗位的辛酸苦辣。并且,这样的招聘信息跳脱原有的套路,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类似吐槽式的招聘启示合适吗?无疑,招聘启示的主要作用就是招揽人才,只要能招到人的招聘信息都是优秀的,但百度这样的招聘启示恐怕会吓跑求职者。
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百度小程序的产品经理不是去工作的,而是去受罪的,去顶包的,就问问谁敢去?
而且,吐槽式的招聘启示非常不严谨,影响招聘单位的形象。同时,会让求职者认为,该公司并不是真正的想招人,只是某员工在吐槽工作罢了,这个工作可以直接pass了!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吐槽式的招聘启示也并非一无是处。今年4月份,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招聘信息火了,用的就是这种吐槽的方式,像学校很一般,不是双**;人才引进政策待遇一般""评职称容易,学校教授数量急待增加,校长为这事儿特别上火等字眼都出现在招聘启示上,被网友称为"史上最诚实的招聘",结果收到了20多份简历,其中不乏有博士生。
而百度的招聘信息也是这样,先小人后君子,有一说一,求职者能接受就来,不能接受拉到!个人认为,百度的招聘启示还不错(反正我不打算进百度,小声bb),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