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我们经常使用微信小程序
但亲自创建小程序你尝试过吗?
海珠有一群高中生
大胆作出了探索!
他们,开发了一个“种花神器”
近日,位于海珠区T.I.T创意园的广州微信总部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访客,他们是来自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下称“九十七中”)的师生。当天,通过一场生动的公开课,同学们现场展示了基于小程序编程进行高中数学建模学习的过程与成果。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场微信小程序教育公开课,同时也标志着“小程序编程+数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成功落地。
学生开发小程序
可提醒值日生浇花
据悉,此次小程序教育公开课是腾讯微信团队联合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举办的基于数字赋能的中学数学教育创新活动。
在本学期,九十七中叶老师布置了一个课题——“为照看学校生态园植物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这是基于高中新教材中数学建模活动“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延伸出来的课题设计。
在活动现场,每个小组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有的小组通过连接土壤湿度传感器,将小程序设计为校园月季花坛的“种花神器”。通过这个小程序,同学们能清晰地知道土壤状态,当湿度低于50时,便能提醒值日生前往浇水。这个小组的同学介绍:“我们决定做提醒浇花的小程序,后来实际方案和代码经过了好多次修改,想法和实际动手还是有差异,但当我们将小程序实际运行起来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另一个小组则更注重交互性和分享功能,设计了“生机97 绿色有我”小程序,可实现查询排班、照顾提醒、记录生长、同学分享等功能。对于这个小程序,老师忍不住感叹:“这个小程序让枯燥的包干任务变得非常有趣,我忍不住想去浇个水、拍个照片、给值日生点个赞。”
活动现场,教育专家对同学们的展示进行了点评。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初中部部长、信息技术教研员称:“我们用了这么多年微信,还没有试过、想过可以将微信小程序应用在教学里。今天这节课非常符合新课标,能培养同学们真实环境下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首个微信小程序
教育创新合作示范基地揭牌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揭牌仪式,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正式成为全国首个“微信小程序教育创新合作示范基地”。据学校校长介绍,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是广州市的基础教育学科示范校、数学学科示范教研的基地。“学校希望立足两个基地,通过和微信团队的合作进行小程序的开发,借助工具推进学校数学学科以及其他学科课程的实施,为教育方式的革新作出尝试”。
据了解,此前学校已与微信团队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把微信小程序纳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学校党委书记表示,对学生来说,教学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景当中关注实际情况,在任务驱动之下尝试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校长则提到,老师通过接触新技术,促进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对新技术的认知,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引领。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跳脱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在学习中动手实践、动手研究,最后完成自我的展示。他说:“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更大。我们希望通过与微信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示范基地”的建立共同关注的是一个关于教育创新的话题,它指向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企业、高校等各方的支持与共创,为海珠区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鲜活的范例,助力海珠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 | 可可沙
原标题:《太哇塞!九十七中的高中生开发“种花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