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全国首场小程序教育公开课广州开讲,高中生就能开发出小程序?
2024-03-13

“我们决定要做提醒浇花的小程序后,实际方案和代码经过了好多次修改,想法和实际动手还是有差异,但我们的小程序实际运行起来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11月10日上午,广州微信总部迎来了一场生动的公开课,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的师生,现场展示了基于小程序编程进行高中数学建模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全国首场微信小程序教育公开课就此开讲,这也标志着“小程序编程+数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成功落地。

据南方+记者了解到,此次小程序教育公开课,是腾讯微信团队联合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举办的基于数字赋能的中学数学教育创新活动,九十七中高一数学老师叶玉茵布置课题“为照看学校生态园植物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维,选定植物养护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积极运用小程序编程,基于数学模型建立一个实际可用的小程序。

在南方+记者从现场看到,有小组的同学设计了连接湿度计,再基于湿度数据提醒值日生及时给月季花浇水的思路,并运用小程序编程知识,开发制作出了简洁、易用、有用的浇花助手小程序。在这个过程中,高一年级学生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以及信息科技素养都有极大的提升。

活动现场,同学们的展示也获得了教育专家的肯定,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初中部部长、信息技术教研员袁泽姬表示,“我们用了这么多年微信,还没有试过、想过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应用在教学里,今天这节课非常符合新课标,能培养同学们真实环境下问题解决的能力。这节课让我又感受到,我们的同学在过程里有了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揭牌仪式,广州第九十七中学正式成为微信小程序教育创新合作示范基地。

据介绍,2023年微信团队还专门为教学场景推出了小程序教育平台,该平台支持师生账号管理、上传教学代码包、查看作业等需求;同时,小程序教育平台还支持在学校主体下,展示优秀学生的小程序作品。为降低学习门槛,小程序教育平台还提供了配套项目模板代码及基础课程,助力青少年以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快捷专业地设计并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微信小程序。

九十七中正是基于小程序教育平台的能力和课程,将小程序编程与数学建模结合,给中学数学教育创新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在此过程中,华南理工大学也积极参与进来,发动大学生志愿者与九十七中的同学达成“大手牵小手”的项目式学习团队,为高中学弟学妹提供算法和技术支持。腾讯微信团队与广州第九十七中学、华南理工大学的深度合作,也探索建立了“高中+大学+社会资源”三方协同下的课程开发运营新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程序开发和应用的便捷性为编程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到中国澳门培正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甚至海外的中小学,小程序编程进校园,正在打开青少年创意的大门,并为育人方式变革下学生素养发展路径提供新的操作范式。

南方+记者 叶丹

【作者】 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0635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