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快手对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说不,倒逼精品化西安“天价月嫂”事件内情曝光,1周25次,太狠了!
2024-02-11

如今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短剧的野蛮生长期已经结束。此前在11月15日,广电总局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短剧治理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后。日前快手方面宣布,为引导付费短剧业务健康发展、夯实自身短剧内容和产业生态建设,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止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

无独有偶,微信公众平台也在不久前向短剧从业者发布了保证金缴纳的通知,要求在12月17日前完成1000元保证金的缴纳,否则相关功能可能将受到限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小程序搜索等。抖音方面则在更早之前就开始向短剧创作者收取保证金,其中微短剧类目的基础保证金为10000元,并且会根据销售订单浮动。

事实上,短剧行业在2023年年末迎来强监管是必然,因为这一赛道在今年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并且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根据德塔文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共上线微短剧481部,主流视频平台首播重点微短剧数量达297部,均已超2022年全年。

与此同时,诸如《无双》八天赚1亿、《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24小时充值破1200万元的造富神话,更是引得大批参与者入局,更是有戏言称让“横店变成了竖店”。其实热钱涌入不是件坏事,君不见整个互联网行业其实就是在资本的助推下逐步走向成熟,但问题是短剧又比较特殊,因为它的题材无论如何变化,内核往往都万变不离其宗的,那就是追求“爽感”。

什么“一分钟从赘婿变霸总”、“三分钟看现代灰姑娘的甜宠爱情故事”,其实都在遵循同样一个逻辑,也就是尽一切可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没错,短剧的底层逻辑是情绪>节奏>逻辑,要的就是简单无脑的输出“爽感”,因为其受众许多都是下沉市场的“五环外人群”,以至于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短剧都呈现出偏庸俗、低俗、媚俗向。

不同于传统的影视剧,由于短剧的体裁短小,也就注定了其剧本几乎容不下起承转合。同时短剧的投资小,也就代表着创作者无法考虑景深、空间布局、镜头调度等因素,至于美术置景、服化道也基本是聊胜于无。既然拼不了故事、比不了画面、更比了演员阵容,剩下的也只有用更简单粗暴的庸俗来唤起观众的情绪了。事实上,这一套模式在好莱坞B级片上同样司空见惯,毕竟这类片子就是以恐怖、暴力、猎奇来制胜。

OpenAI发生在上月末的宫斗大戏吸引诸多吃瓜人的目光,更是占据科技圈头条的事实,或许就能帮助大家理解短剧为什么会火起来了,毕竟短时间内高密度的剧情反复反转,从来就都能让人欲罢不能。但就像德塔文统计的数据显示的那样,自今年以来短剧赛道的火热导致产能大幅度增加,短剧的同质化现象加剧,观众对于“霸道总裁爱上我”也逐渐开始脱敏了。

这时候短剧行业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从业者认为需要精品化,特别是一大批传统影视剧从业者,以及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的加入,为野蛮生长的短剧赛道带来了正规军,比如《大唐来的苏无名》、《虚颜》等,从演员阵容、拍摄技术到服化道可以与长剧比肩的作品开始涌现。

然而精品化是要钱的,对于资金不够充裕的参与者,有些则选择了继续下沉,从庸俗走向了媚俗,通过剧情设计将矛头对准渣男、无良上司、恶毒女配,再搭配主人公翻身之后的羞辱、攻讦,让观众进一步宣泄情绪。但随着观众阈值的进一步提升,部分短剧创作者更是从媚俗走向了低俗,开始用暴力、软色情来作为卖点。显而易见,这一趋势显然与社会的公序良俗背道而驰。

值得一提的是,与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播放的短剧不同,小程序短剧更加无序,原因无它,因为平台对其的监管力度相对更小,也导致了粗制滥造、抄袭泛滥、无底线的情况更加普遍。所以此次快手限制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可谓是直击小程序短剧的七寸,因为投流就是小程序短剧以小博大的起点。

就像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小程序短剧的播放场景是小程序,而非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这样的平台,这就导致了如果不进行广告投放,用户往往很难知道相关短剧的存在。一旦掐断了小程序短剧的宣发渠道,基本也就意味着它们的变现难度会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快手方面也表示,第三方小程序微短剧广告主可逐步迁移到快手小程序以及快手自建链路进行投放,并且也将给予一定的扶持。

一手“胡萝卜”、一手挥舞“大棒”,快手这样的操作不可谓不周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快手、微信的下场,短剧赛道的未来也已经被定调了,精品化无疑才是唯一的出路,继续靠三俗来吸引用户不再现实了。


10635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