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欢快努力挣钱
惠家270s加mmg磨豆机
见下图,佰壹俗常的橙子树咖啡豆,是埃塞、巴西和危地马拉三个产地咖啡豆组合拼配。
这款豆子本身是还不错的,但买来放的有点略久,1月15号烘焙,到现在快一个月,加上本身烘焙度不算高,现在味道略有寡淡。(我喝咖啡有点口重)
这几天就琢磨想办法萃的更有味道些
一般来说,意式萃取的流程是:磨18克咖啡粉,9bar左右压力,25-30秒萃取时间,出25克到36克的浓缩咖啡液(见上图,佰壹俗常店家给出橙子树这款咖啡豆的萃取建议就是:18g粉,92度水温,26-30秒,出36g咖啡液)。
这里为了提升咖啡的风味,且要避免因压力过大或萃取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过萃,使咖啡味道太苦涩。
即,我们既要提升咖啡萃取表现,又要能基本符合前面店家给的萃取建议,就有两个变化思路:
一是加大粉量,减少萃出浓缩,比如粉量从18克增加到20-22g,萃出浓缩从36克减少到30克。但这样为了不过度萃取还要调粗磨粉,否则萃取时的压力肯定会过头。而调粗咖啡粉萃取又会下降,感觉未必效果会很好
二就是换个通过性更强的粉碗。这样同样粉量,在保持萃取压力和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将咖啡豆磨的更细,萃取率也会提高。
pdd上92元收来的辣妈版的VST粉碗(17g装量),和IMS普通版(12-18g装量)粉碗对比。两款粉碗一般情况下,装粉量都是18g左右。但VST粉碗的碗边更垂直(接近圆柱形),所以装相同粉量时候,VST的粉层会比IMS更低,显的更少些。
两款粉碗通过性可以从下图简单看出
这样,在同样咖啡粉量和研磨粗细情况下,使用IMS粉碗如果是正好9bar25秒出30克左右浓缩的话,VST就基本达不到9bar压力,相应出液也很快。VST粉碗需要磨的更细才能达到正常萃取要求的压力。
更换粉碗后,一番调磨,同款豆子,从原来ims粉碗适用的2.2刻度调细到大约1.8刻度(磨豆机刻度见下图)。
这次出品,压力正好9bar不到一点点,问题不大,估计调磨还有点残粉,用时25秒,出36g咖啡液。参数基本达到预期 。
出品情况
咖啡出品从肉眼很难看出区别。
实际喝一下,我个人感觉确实比之前做的味道更足,浓缩中能喝出一点酸甜味,还好不太尖锐。巧香明显,入口不再是寡淡味道,而是比较丰润的感觉。个人感觉比之前做的总体有了一定的提升
VST这款粉碗萃取上确实比IMS普通碗更高,适合萃一些底子比较好的咖啡豆,能萃出更多风味。
但相反的,一些不是很好的豆子,比如很多商业豆,用这款粉碗可能反而会萃出更多杂味,变的不那么好喝。
而且从我实践来看,这款碗磨粉合适的粗细度的区间也很小
,粗了直接垮掉,太细又完全过萃,就一个比较小的区间内才合适。更多时候要靠加大粉量到20g以上才能稳定萃取,但那样就失去使用这款粉碗的意义了。
IMS普通版相比之下就中庸友好很多。大部分咖啡豆都能萃取出比较圆润适口的味道,要求的磨粉粗细度区间也比较宽泛,很容易找到合适的粗细度。
日常的话,我还是更多会用IMS这款,简单、稳定、出品OK。而VST这款可以偶尔试试,变化一下口味,折腾下。
咖啡小白的一次小小尝试,让各位大神见笑了
关注我,一个喜欢喝咖啡、做美食、运动锻炼的人
这次用到的咖啡豆:橙子树拼配
不过他家的咖啡豆我还是更推荐下面这款春夏拼配。春夏拼配风味明显比上面这款橙子树要高不少(见我的笔记里有使用体验)。
咖啡机
磨豆机
IMS粉碗普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