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非遗传播,期待更多“李子柒”加入
2024-12-19

李子柒视频作品截图。

漫天大雪中,身着中式棉袄小背心的女子与奶奶一起趴在窗台赏雪——这是李子柒发布的视频新作品中的一个片段,画面美好而静谧,传递出温暖而治愈的力量。

" 淡出 " 三年后,这位文化类视频创作者日前回归大众视野,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当许多人将关注点放在她的复出能否复制辉煌时,学界看到的是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更多可能。不难发现,她目前更新的视频内容都与非遗有关,聚焦漆器制作、蜀锦织造等,仅在微博就获得超过 1 亿次播放量,短期内极大提升了大众对传统技艺的关注度。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指出,李子柒的复出恰逢其时,满足了当下人们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契合了国潮国风的流行趋势。更为重要的是,李子柒通过亲身示范非遗技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传统文化创新传承路径。" 她扎根泥土,见人见物见生活,既承续了非遗本身的文化价值,又让人们沉浸式地感受到了非遗所营造的美好生活。"

摆脱符号化,传统文化融入烟火寻常

郑崇选认为,李子柒之所以受欢迎,本质上是基于文化主体性的视角,真正把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融入切实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实现在审美品质上的升维,引领时尚潮流;也通过非遗营造独特东方美学,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事实上,李子柒发布的视频新作击中了世界各国人民心底深处的柔软,在海外同样引起热议。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一位 56 岁的黑人女性,现在是凌晨 4:10,看到你和你奶奶都好,太开心了。" 来自全球网友的祝福,汇成了 " 李子柒评论区世界大和谐 "" 李子柒的海外粉丝沸腾了 " 等话题,频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搜。

" 非遗不仅仅是高大上的标签,更是一种烟火寻常。" 暂别公众视野的三年里,李子柒不仅补充了以往缺失的睡眠时间,陪伴奶奶度过了更多闲暇时光,还走访了 20 多个省份,与 100 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进行了交流和学习。" 这个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李子柒透露,学习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次割漆回家,脸就肿成电视机," 身上全是那种特别大的大红肿包,痒得睡不着,全身都结痂了又挠开,皮开肉绽。" 最让她崩溃的是作品在快成型的时候失败了,她的 " 雕漆隐花 " 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整个人觉得天塌了一样,难受到跑到厕所大哭。最终在指导老师、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的开导下,李子柒重新花了三个月时间制作,并且最终完成。

尹利萍坦言,学习漆艺的苦,非常人所能承受,初识李子柒,以为她会打退堂鼓,没想到她在学漆的过程中展现出惊人的毅力。" 李子柒和她的视频再次火了,对非遗传承人来说无疑是激励人心的,于漆艺行业有着推广宣传作用,希望越来越多真诚热爱传统技艺的人能加入到传承传播的队伍,让非遗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牵挂非遗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

淡出公众视野三年,会担心被同类型的文化类视频创作者取代吗?对这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李子柒的看法很淡然:" 很多传统文化渴望着在这个时代被人看见、被人发现属于它们的价值,这需要整个社会里有更多的人参与,我希望向着这个方向同向而行的人越来越多。" 在她看来,能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这件事能被大家认同、这件事具有价值并且还能赚一点钱,就很幸福了。" 至于我在其中是否独树一帜,不重要了。"

" 李子柒在非遗‘赛道’上走得越远,越是能吸引更多文化类视频创作者的参与,进而形成更大的社会关注度。"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关注到李子柒新视频作品,不单单呈现田园生活,而是将非遗技艺融入其中," 将人与景、情与景完美融合,拍得非常唯美 "。更让他期待的是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李子柒的身体力行,有望带动一代年轻人认识非遗、关注非遗、喜爱非遗,从而加入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阵列之中 "。

" 牵挂非遗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非遗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加入。" 高春明回想 20 年前,彼时社会各界刚刚意识到非遗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非遗传承人大多年迈体弱。他曾对本市**批传承人的年龄做过统计,平均年龄为 76 岁。如今的非遗保护深入人心,传承人现状正朝着队伍年轻化、知识现代化、运作市场化、视野国际化的方向转变。" 以李子柒为代表的视频创作者投身非遗,给非遗传播吹来一阵清新之风。我们欢迎更多的‘李子柒’加入!"

作者:李婷 卫中

文:本报记者 李婷 卫中 图:视频截图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查看原文


1063568276